【通知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
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
尊敬的家长朋友:
您好!
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格,而心理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。高中阶段的孩子,正面临学业压力、青春期心理发展和未来规划的多重挑战,他们的心理状态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关注和呵护。以下是一些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,希望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,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问:孩子周末在家睡懒觉,看着闹心说了又没用,家长该怎么办?
晚睡晚起是现在年轻人比较普遍的生活方式,在周末学生睡懒觉也是较为普遍。作为家长首先得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是自己家孩子的问题,是一种社会现象。是否合理主要看两点,一是是否影响身体健康,有没有带来生理疾病;二是是否影响正常社会功能,是否耽搁了自己的学业,影响了父母的工作,破坏了家庭关系。如果两点都没问题,那就不用闹心,孩子自己能安排好生活。如果有问题,那就需要从身体健康和学业家庭方面着手交流沟通,做一些积极的改善。
问: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,周末不情愿写作业,该怎么办?
正确鼓励孩子,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好,但是当他们长期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时,长期的缺乏成就感,孩子的心理难免出现自暴自弃,甚至逃避。这时候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,当孩子的学习状态出现异常时,仔细询问孩子原因并给予分析、鼓励及支持,而不是责骂,有父母支持孩子的自信心肯定会翻倍。同时,放平心态,合理期待,因为家长如果期望值太高,逼得太紧,孩子就容易出现问题,很多高中生家长都是自己变得“佛系”后,才猛然发现:孩子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,最后考得比自己预想的要更好,高中是长跑,需要长期的韧性和坚持。
问:孩子在家玩的太“野”,有点收不住,说了也不听,怎么办?
高中阶段出现的问题,很多都是以往家庭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,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。对于青春期的子女,强制要求不太管用,往往还适得其反。这样的情况需要大家坐下来好好谈,家长也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观念,家长也可以表达自己的顾虑和担忧,再经过商量达成一致。底线要清晰合理,表达要温和坚定。
问:孩子在家和父母没话说,家庭关系僵硬,说话很容易吵起来怎么办?
不少学生在家基本不会和父母交流,最多吃饭的时候聊两句,有的学生干脆只在要钱的时候才会开口说话。家长很难过,但是也拿孩子没办法。这种情况是多年来的教育管理模式导致形成比较僵化的关系,这一情况的改变肯定需要双方都做出改变,尤其是父母,没有哪个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,主要是说了没用或者一直被否定批评,很难接收到尊重、支持、激励的信号,这导致孩子几次下来就不说了。短时间要改变很难,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尝试,利用假期找时间、找机会平等的交流一下,谈谈彼此的感受和想法,做一些改变和约定,也许就是改变的开始。
问:孩子放假回家总是玩手机怎么办?
孩子沉迷于手机,家长着急在所难免,但是在劝诫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。可以先和孩子沟通一下最近的心理状态,排解孩子的压力,然后再针对玩手机一事提出自己的建议。不要一味责骂,更不要对孩子说很多丧气话,更加不要直接抢孩子的手机,因为孩子在玩手机游戏的时候。他整个大脑负责理智思考的部分是缺血的,血液涌到哪里去了呢?涌到了一个叫“杏仁核”的地方。因为他在游戏中要过关了,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中,这个时候去夺他的手机,把他的iPad踩碎,给他断网,甚至是打他一顿,父母是爽了,宣泄了自己对孩子的愤怒,想把他从沉迷的游戏中唤醒。但你唤醒的不是你的孩子,而是一个“发疯的野兽”。因为他的前额叶缺血,负责理智的那部分功能丧失,负责情绪的那部分反倒被激发起来,他会处在一个极度愤怒和躁狂的状态,容易做出极端行为。
问:孩子出现赌气、冲动,离家出走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,家长怎么办?
首先要保持冷静,因为着急慌乱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。在冷静后,要尽快联系孩子的朋友、同学,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孩子的去向,因为高中生很可能会去找自己亲近的同龄人。同时,查看孩子的房间,看看是否有留下字条之类的线索,比如孩子可能会在字条上写想去的地方。如果有条件,可以查看孩子的电子设备,例如手机的定位信息等,但要注意尊重隐私。在寻找的过程中,可以发动家人、亲戚一起寻找,扩大寻找范围。并且联系学校老师,他们可能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可能去的地方有一定的了解。等孩子找到后,不要急于责备。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环境,让他情绪稳定下来,比如给他倒杯热水、准备点吃的。等孩子情绪稳定后,和他耐心沟通,了解他离家出走的原因,是因为学习压力、和家人的矛盾还是其他问题,针对具体的原因去解决问题。
一、焦虑和抑郁
高中生面临着来自学业、家庭和未来的多重压力,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。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常常烦躁不安,缺乏自信和快乐。
对策与建议:
1.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机制,如通过运动、音乐、阅读等方式来缓解压力;
2.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,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,减少过度的压力源;
3.积极参与社交活动,增强人际支持系统,与朋友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。
二、学习和考试压力
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,考试频繁,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。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法应对学习任务,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担忧。
对策与建议:
1.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;
2.正确看待考试,将其视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,而不是评价自己的全部;
3.学会放松自己,如通过深呼吸、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学习压力。
三、人际关系困扰
高中时期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,很多学生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感到困扰,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、被排斥,与同学和朋友的关系紧张。
对策与建议:
1.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,学会倾听和表达;
2.积极参与集体活动,增强人际交往能力;
3.学会宽容和谅解,对待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要冷静思考,寻求妥善解决方法。
四、自我认同迷茫
高中时期是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,很多学生面临着自我认同的迷茫。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、价值观等方面感到不确定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。
对策与建议:
1.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,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点;
2.学习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,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主性;
3.寻求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帮助,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需求。
五、网络与手机依赖
随着科技的发展,网络和手机成为了高中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过度依赖这些设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。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、社交媒体等,影响学习和生活。
对策与建议:
1.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,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;
2.增强自控能力,避免过度使用网络和手机;
3.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,增强现实社交能力。
心理健康问题
面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,家长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:
一、理解和支持:家长首先应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,并给予适当的支持。不要将高考目标作为口头禅,这可能导致孩子感到压力过大。相反,家长应以轻松的态度对待这一目标,确保孩子明白无论结果如何,家庭都会支持他们。
二、鼓励和激励:每个青春期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。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优点,多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,增强孩子的自信心。
三、换位思考:家长应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,而不是简单地指责或命令。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家长的理解,也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。
四、保护隐私:家长应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,避免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讨论孩子的私事。
五、学习和成长: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,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孩子。
六、情感支持: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,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,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。
七、尊重选择:随着孩子的成长,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策,即使这意味着孩子可能做出不同的决定。这种尊重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八、注意心理健康信号:如果孩子出现敏感、自闭、暴躁等症状,家长应及时观察和沟通,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心理支持资源——如需要心理援助,请参考以下资源。
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
• 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:12356
• 安徽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线:96312
• 合肥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:63688869
• 合肥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:0551-63666903
• 长丰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(南)联系方式:65779525
温馨提醒:
如果您的孩子是留守学生,请您尽量保持与孩子的日常联系,倾听他们的心声。即便远在异地,也要用实际行动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。亲爱的家长朋友,让我们用科学、耐心和爱心共同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,为他们铺就幸福成长的道路。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信任与支持!祝您家庭和美,事业顺利!
上一篇:【公告】新华高级中学预防学生欺凌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
下一篇:最后一页